全景教室见面课的课程越发精彩绝伦,通过瓷器青花传递绘之真,通过示范与交流感受流派筝曲,通过“圆”的世界了解中国古典舞,通过敲锣打鼓把握打击乐中的节奏,通过悠悠笛子声传达竹笛的魅力,最后穿梭时空的隧道,感受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惊人创造力。
Part1:舞台技术是舞台演出、电影电视等重要组成部分,外延领域覆盖环境艺术、数字游戏场景、DIY等,舞台技术基础为让更多人了解舞台、电影电视等演出场景、道具制作,选择常用基础技术制作知识通识普及,不管是有无相关基础进入课堂,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进一步拓展戏剧影视制作相关领域的知识点。
3月21日上午,李艺梅老师通过对青花瓷的绘以及其他器具的绘来阐述舞台技术的重要性,首先运用360°全景屏幕展示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等简单的了解青花瓷;然后在通过了解不同的器型,所绘之不同,体会其中的意境;最后通过了解影视剧中的青花瓷,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场景下道具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本堂课结合全景教室独特的教学环境,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老师带了很多道具,邀请现场同学进行绘画,并且向线上的同学展示,线上同学给予建议和意见,全景教室使得线上和线下的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1 李艺梅老师上课直拍, 图2 李艺梅老师与学生互动现场直拍
图3 助教老师线上绘画作品展示, 图4 课后展示现场直拍
Part2:流派筝曲是中国古筝艺术传承的宝贵财富,也是当代筝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古艺术历来就有流派之分,潮州筌乐,高雅古朴,优美缠绵,历来被视为我国南派的代表。潮州签发源干秦晋成形干隋唐,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它深植十潮州音乐的丰法十壤,与传统保持看深呈渊源。潮州筝乐其独特的24谱、按法转调以及特有的演奏技法,都自成1格,堪称绝技。在保留下来的众务曲目中,《柳青娘》、《粉红莲》、《寒鸦戏水》等都是筝曲中的精品。
3月21日下午,在我校的全景教室,《中国古筝艺术流派讲析》的陆晶老师和学生以及其他老师进行线上交流,对潮州筝乐做出探讨与分析,望能溯本求源,探寻民间音乐形成的脉络,展现其作为“华夏正声”的独特魅力,并为希望能为爱好和学习者作为参考,以期引起更多人十的热情关注,从而推动潮州等乐和谐有序的发展,陆晶老师充分利用live模式,聚集五湖四海的大学音乐老师做互动分享,互潮州筝乐传播。
图5、图6 陆晶老师上课现场直拍, 图7 课后合照
Part3: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一个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独立舞种和体系。圆形艺术作为身韵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之一,极其重要。中国古典舞被称为“划圆的艺术”,圆形动律是中国古典舞有别于其他舞种的本质特征。“圆”“曲”相照,刚柔相生与平衡、对称和谐统一的内涵原则相一致,构成了中国古典舞风格特征的核心。
3月22日上午,全景教室迎来了黄卓老师的第二堂见面课,从“圆”在身韵中的审美特征,“圆”在身韵造型中的体现,“圆”在身韵动作中的体现这三个方面深入了解中国古典舞中“圆”的审美价值。黄卓老师带着线下学生一起,边讲边练习,老师和学生置身于360°的全景教室的环境之下,仿佛站在舞台的中央,给予了老师和学生良好体验感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三圆动律典型动作所需具备的技法特点和组合训练价值,强化身体对圆的审美认知。
图8 黄卓老师上课现场直拍
Part4:《中国艺术史》讲述了史前到近现代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重要艺术遗存、艺术现象、艺术流派、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理论,把握传统艺术形式语言在艺术史进程中的演进和流变。你想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吗?你想结识无数灿若星辰的艺术家,和流光溢彩的艺术珍品吗?你想探究浓郁中华特色的传统艺术理论、美学理论的宝库吗?3月22下午杨鸿源老师带领着线下的学生共同来到了中国艺术史的课堂,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惊人创造力。
图9 杨鸿源老师的现场直拍
Part5: 戏曲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性,而锣鼓是一种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乐器,有了锣鼓的伴奏配合,能增强戏曲演唱、表演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锣鼓是戏剧节奏的支柱。是汉族民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敲锣打鼓,锣鼓喧天,锣鼓声声,锣鼓阵阵,锣鼓听声,威风锣鼓,锣鼓震天响。
3月22日下午,在我们的全景教室巩伟老师带着五位学生给同学们讲解并演示东北秧歌中锣鼓。首先巩伟老师简单的介绍了民族打击乐中的锣鼓,以及为什么要敲锣打鼓;然后现场演奏汉族锣鼓的演奏技法,并带着现场同学一起训练,当场讲解。,其次就是通过对东北秧歌的节奏特点与表演形式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感受锣鼓节奏感,最后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于尝试。
图10、 图11 巩伟老师上课现场直拍,图12 课后合照瞬间
Part6: 竹笛,中国汉族乐器。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3月26日下午,在我校的全景教室,《中国竹笛演奏》的石磊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讲了如何吹好竹笛?首先就是“气,指,唇,舌”基本功要扎实,其次就是乐曲的音乐性,要做到节奏,音准,完整。这次课堂结合线上和线下,石磊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去讲解本节课的内容,分享所学之经验,让同学们收益匪浅。
图13石磊老师上课直拍, 图14 与线上学生互动直拍
本周六位老师已经熟练地将自己的教学与全景教室相融合,课堂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让各个地方的学习者都能参与到课堂中,老师们在教学设计方面也是革故鼎新,一次次创新,循循善诱,以学习者为中心,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全景教室见面课预告
3月28日10:30-12:00 《舞台技术基础》李艺梅
3月28日13:30-15:00 《中国古筝艺术流派讲析》任洲洋
3月29日10:30-12:00 《化妆造型基础》熊若佚
3月29日13:30-15:00 《中国艺术歌曲写作》刘奇琦
3月30日10:30-12:00 《古典油画》付胜辉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3522集团的新网站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